保险常识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保险常识

中国近代保险发展史

发布者:管理员 来源:常德保险协会 发布时间:2009-5-6 21:14:47 阅读:
    中国最早的保险业源自帝国主义对中国通商贸易和经济侵略势力而来的。1805年英商在广州开设的谏当保险行(也曾译广州保险社、谏当保安行、谏当水险公司、广东保险学会等)是中国的第一家保险企业。。

    自1836年起,英商怡和洋行将谏当保险行作为自己在中国的保险公司。1857年在上海设立分公司,1881年12月在香港按照公司条例改组成公司,并招收华人新股,英文名为Cantonlns~ceCo.,中文名称为广东保险公司。英商宝顺洋行于1835年另行创设“于仁洋面保安行”(Union Insulance Soclety of Canton,也曾译:“于仁”、“裕仁”、“友宁”、“保安”或“联合保险公司”),它作为广州“自由商人”相互保险集团的形式而进行保险业务,1868年在上海设立分公司。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随着长江航线的开放,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又伸张到内河航运的保险活动上来。1863年,美商旗昌洋行(RuseU &Co.)的旗昌轮船公司在上海率先创办了“扬子保险公司”(The Yangtsze),资本20万两,企图垄断长江航运的保险业务。当时其他洋行纷起仿效。就在同一年,以祥泰、履泰、太平、沙逊、汇隆5家洋行为主,资本157.亿旧英镑在上海成立“保家行”成为与扬子保险公司的竞争对手。继上述两家外商公司之后,接着又有5家外商保险公司在上海、香港设立(1864年,泰安保险公司,又名“中国火烛保险行;1865年,保宁保险公司,又名“中外众国保险公司”;1868年,香港火烛保险公司;1870年,中日水险公司,又名“宝裕保洋险公司”;1871年,华商保安公司为中外合资性质,创设在上海)。

    上海从1843年开埠至20年代中期,已成为全国进出口贸易的中心。这一时期,外国洋行势力急剧扩张,保险业从洋行母体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保险企业,帝国主义的保险公司纷纷在各口岸建立保险机构,以英商为主独占了中国保险市场。清朝政府为解决运河嘈粮船只拥挤,航道堵塞、影响朝廷供应,经洋务派直隶总督李鸿章奏准试办招商轮船。轮船招商局于1873年1月在上海成立。但在外商独占中国保险市场的情况下,对中国船只及其运载货物,采取高费率政策,船舶险费率竟高达10%,并借口轮船悬挂龙旗或鱼旗等不予承保。有时还采取缩短保期,减少承保限额,蓄意刁难,妄图搞垮我国新兴的轮船招商局,当时航运的风险和事故时有发生,保险正是适应航运业的需要和发展而不可缺少的。在这个过程中,西方先进的保险思想也传入中国,为创建中国的保险业,作了理论准备。魏源、洪仁玕、郑观应、王韬和陈炽等人,先后在其著作中阐述了有关保险的思想,其中最有名的是魏源和洪仁玕。魏源在其所著《海国图志》中,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西方的保险理论、实务及发展情况,是介绍西方近代保险的第一人。

    清朝廷洋务派和轮船招商局急于摆脱外商独占保险市场的压迫和困境,民族保险业的创办便作为轮船招商局服务的企业脱颖而出。1875年2月(光绪元年正月),洋务派为自强求富,感到有保护权益、自办保险的需要。李鸿章确定由轮船招商局总会办唐景星和徐雨之发起集股15万两(后增为20万两),定名为“保险招商局”,1875年12月在上海创设,试办一年。此后,由于航运发展,保险业务从水险到火险不断扩展,又于1876年集资25万两,创设“仁和水险公司”,1878年3月招股20万两,再成立“济和船栈保险局”,不久增资为50万两,扩办为“济和水火险公司”。1886 年,仁和与济和两家保险公司合并成“仁济和水火险公司”,资本为100万两。除上述保险招商局系统之外,早期的华商保险公司尚有1865年成立的“上海义和公司保险行”、1877年成立的“安泰保险公司”、1880年成立的“常安保险公司”、1882年成立的“上海火烛保险公司”和“万安保险公司”。这几家保险公司虽成立较早,除万安外,因经营不善,不久先后停业。此后,陆续创设的华商水火险公司有: 1894年福安水火人寿、1905年华兴、华通、中国合众水火、同益和万丰、1907年源盛、华安水火和华成经保、1908年中国信益、宜安、协安、恒安、普华、益同人、恒盛和汇通等保险公司。但是当时的再保险都依赖洋商,英商公裕太阳保险公司包揽了整个再保险业务。

    外商的早期人寿保险公司何时创始于中国,尚缺确凿资料查考。约在1842~1846年开始输人中国,只有几家人寿保险公司分设在我国主要通商口岸,规模和业务都很小,或委托代理,业务对象仅为旅华外侨。至于设立机构,以1884年美商纽约人寿保险公司和美商公平人寿保险公司、1891年英商永明人寿保险公司、美商永安保人寿公司和美商宏利人寿保险公司、1898年英商永福人寿保险公司、英商大东方人寿保险公司和英商永年人寿保险公司为最早。此后还有1905年英商华洋人寿保险公司和中外合资的华洋永庆人寿保险公司等。晚清时期的华商人寿保险公司有:1894 年福安水火人寿、1908年华安人寿、上海延年人寿和上海永宁人寿等。其中以福安经营时间较长,福安上海分公司在1928年停业。华安人寿在1912年把业务归并给华安合群保寿公司而告结束。其余的经营没有几年,就告停业。此间民族保险公司也获得长足发展。1905~l912年共成立了22家保险公司 (水火险18家,寿险4家)。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由华兴、华安、华成3家公司发起,成立首届“华商火险公会”。保险公会的成立说明了华商公司加强了自身的组织和团结,迈出了新的一步。但当时的宗旨主要是为了联络同业感情,发挥作用不大。

    自第一家保险公司创办后,经过数十年艰难跋涉,到20世纪30年代前后,各类性质的保险行业应运而生。从资金性质来看,既有官僚资本的,也有民族资本合股筹建的,还有中外合办的保险企业。这就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格局,其业务则涉及到工商、财产、人寿、运输等险种。

    中国官僚资本开办的保险公司,由国民党政府直接控制下的中央分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中央信贷局、邮政储金汇业局和中央合作金库等投资。如1931年11月1日由中国银行投资500万元(法币)创办的中国保险公司,到1938年8月已扩展到海外,分别在香港和新加坡设立分公司,经营各种财产保险和人寿保险。中国保险公司旗下的子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1940年由中国农民银行投资建立中国农业保险公司,主要业务由农本局投保,独家经营中国蚕茧保险,并对与农业有关的保险规章制度进行调查研究。中国农民银行还于1941年1月开办了太平洋保险公司。1935年10月,由中央银行拨款500万元,在上海成立的中央信托局保险部,除承办一般业务外,还开办了白银保险、盐运保险、集中再保险等几项特殊保险业务。1939年中央信托局保险部为配合抗日战争开办的战时陆地兵险和战时运输兵险两项特殊险种,是中国人在保险史上的创举。为了开办这两项特殊险种,财政部拨给保险部资金1000万元作保险费。

    当时民族工商业利用民族资本开办的保险公司发展也很快,由于其形式灵活,业务也十分活跃。其中1912年由吕岳泉在上海创办的华安合群人寿保险公司,是我国第一家寿险公司,也是我国规模最大,始终与洋人保险公司抗衡的寿险公司。它在国内外广设分支机构,招聘寿险专家,开拓寿险业务。在筹款赎回胶济铁路运动中,其举办“赎路储金保险”,认缴赎路储金,有力地维护了中国人的权益。1929年11月20日,当时号称“北四行”之一的金城银行独资创办太平水火保险公司,注册资金100万元,办理水、火、船壳、汽车等保险。太平水火保险公司由金城银行行长周作民任总经理,丁雪农任第一协理,王伯衡任第二协理。1930年2月19日,太平水火保险公司在上海江西路212号金城银行大厦正式开业,太平保险事业从此开展。两年后,金城银行联合交通、大陆、中南、国华、东莱五家银行加入资本,1935年又联合平安、丰盛两公司,组成了实力雄厚的“太平保险集团”。这是当时中国人自营的规模最大、业务最多的保险公司,它在国外的马尼拉、雅加达、西贡、新加坡等地都设立了分公司。太平保险采取了欧美资本主义托拉斯性质的管理形式,对集团内各公司进行联合管理,是当时中外保险公司中独树一帜的新型管理制度。

网站首页 | 网站声明 | 协会简介 | 团队风采 | 新闻动态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9-2017 常德市保险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地址:常德市武陵区柳叶大道1077号(银保监分局106、108室) 电话:0736-7227169
备案号:湘ICP备18001941号-1 技术支持:长沙雅普科技